藍嗣國——廢舊干電池如何“充電”


核心提示: 中國電池網(wǎng) 近一段時間以來,廢舊干電池回收、利用及再開發(fā)等問題受到人們的極大關注。我國廢舊干電池處理出路在何方?帶著這一問題,記者日前采訪了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固體廢物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藍嗣國先生。
鋰電世界 近一段時間以來,廢舊干電池回收、利用及再開發(fā)等問題受到人們的極大關注。我國廢舊干電池處理出路在何方?帶著這一問題,記者日前采訪了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固體廢物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藍嗣國先生。
記者:您好,藍老師。最近有不少企業(yè)、媒體和讀者紛紛與我們聯(lián)系,想要了解廢舊干電池回收與利用方面的一些情況,作為這一領域的專家,您能否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國干電池的生產、消費、回收和利用現(xiàn)狀。
藍嗣國:我國是世界上頭號干電池生產和消費大國。統(tǒng)計資料表明,1980 年我國干電池生產量就已超過美國而躍居世界第一;1998 年我國干電池生產量達到 140 億只,而同年世界干電池總產量約 300 億只。隨意丟棄干電池,不僅污染環(huán)境、危害人體健康,而且也浪費資源。以每年生產 100 億只干電池計算,全年將要消耗 15.6 萬噸鋅,22.6 萬噸二氧化錳,2080 噸銅,2.7 萬噸氯化鋅,7.9 萬噸氯化銨,4.3 萬噸碳棒。因此,實行廢舊干電池回收利用,利國利民,勢在必行。
記者:當今國內廢舊千電池處理利用方式主要有哪幾種?
藍嗣國:目前國內主要的處理方式有 4 種,人工分選、干法、濕法和干濕法。人工分選回收利用法就是將回收的廢舊干電池,先進行分類,人工分選出碳棒、銅帽、鋅皮及各種殘留物,并分別用相應的方法予以處理,這種方法簡單易行,但使用勞動力多,經(jīng)濟效益差。所謂干法,也叫煙法或火法,就是對廢舊干電池分類篩選、破碎后,再放人焙燒爐中在 600 ~ 800 度下焙燒,將排出的氣體冷凝后提取汞,再將焙燒剩余物放入回轉窯在 1100 ~ 1300 度下低燒,從煙氣中回收氧化鋅,從殘渣中回收錳和鐵。運用此法,一般冶煉廠無須增加設備和勞力,就可回收干電池中的鋅,若須進一步回收其他物質,尚須增加設備。所謂濕法,就是將干電池分類破碎后,置于侵取槽中,加入稀硫酸進行浸取,再經(jīng)過濾,從濾液中提取金屬鋅,濾渣分離出銅帽鐵皮后,再從剩余泥渣中進一步提取出錳來。此法可以利用現(xiàn)有濕法煉鋅工廠的設備和技術,對廢舊干電池進行回收利用。干濕法,就是將干法和濕法的優(yōu)點結合起來,先用焙燒的方法回收汞和部分鋅,再用浸動和電積的方法回收錳和剩余的鋅。運用此法,回收效果較好,但工序較復雜,成本也較高。
記者:國外是怎樣對廢舊干電池進行處理的?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藍嗣國:國外通常的做法是采用濕法,但比國內的處理方法多一道工序,也就是說,不僅用酸浸取、電積以提取鐵、鎘等,而且用堿中和來沉淀鋅、鎳等。此外,日本二次原料研究所采取篩選、磁選、氯化、再篩選外加三次熔煉的方法來處理廢電池。相比之下,國外的處理方法工序更多,更細致,更復雜,只有在較大的規(guī)模下才較經(jīng)濟。我國的廢舊干電池處理廠家只有不斷擴大規(guī)模,充分利用規(guī)模經(jīng)濟來降低成本,并在此基礎上大幅度提高技術水平,才能兼顧環(huán)境效益、社會效益與經(jīng)濟效益,促進廢舊干電池的有效回收與利用。
記者:據(jù)我所知,我國廢舊于電池回收率還很低,您對此如何看待?
藍嗣國:是的,以北京為例,從 1998 年 5 月到 1999 年 5 月,共收回廢舊干電池 14 噸,與全市同期消耗 3000 噸相比,微乎其微。同樣,上海市目前廢舊干電池的回收率也還不到生產總量的 1/10。低回收率直接限制了處理規(guī)模的擴大和處理技術的提高,進而嚴重阻礙了廢舊干電池回收利用的產業(yè)化進程。
記者:據(jù)了解,目前的情況是,一方面企業(yè)因擔心收集不到足夠的廢舊干電池供其處理而不愿上廢舊干電池處理項目;另一方面,關心環(huán)保的老百姓卻又抱怨說找不到方便的廢舊干電池回收地點。您認為怎樣才能解決好這一問題,從而加強我國廢舊干電池的回收利用率?
藍嗣國:關鍵是要盡快建立廢舊干電池回收體制。國家應在政策法規(guī)、科技創(chuàng)新和資金投入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扶持。制定相關的政策法規(guī),規(guī)定廢舊干電池必須回收,禁止將廢舊干電池隨意丟入生活垃圾之中;制定科學合理的干電池生產包裝標準,以簡化廢舊干電池回收后的分類;對積極參與廢舊干電池回收利用的科研單位和企業(yè)要給予政策和資金傾斜,確保投資者資本的增值和處理單位產品的優(yōu)先推廣;為廢舊干電池回收利用創(chuàng)造各種便利條件,如在公共場所設置廢舊干電池回收箱,在銷售電池時,實行抵押金制度,或采用以舊換新制度,確保廢舊干電池的回收率;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民環(huán)境意識,樹立廢舊干電池必須回收利用的觀念;干電池生產廠家也應在廢舊干電池回收利用方面做出應有的貢獻,如交納特殊行業(yè)污染稅以承擔一定的回收處理費用等。另外,各級環(huán)保部門、金融機構、科研單位和處理廠家應加強協(xié)作,加大投資力度,促進廢舊干電池再生技術的開發(fā)和產業(yè)化進程。只有充分動員一切社會力量,形成全民參與、多方出力的勢頭,才能最終推動廢舊干電池的回收、利用與開發(fā)。
記者:最近有不少讀者來信來電詢問廢舊干電池回收站點設置情況,你能否簡要地為我們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藍嗣國:目前,北京各大商場都在積極籌劃設置廢舊干電池專用回收箱,其中有一些已投入使用,一些環(huán)保組織也在積極參與。在這里,我可以向你透露一個計劃,我們準備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力爭在 2000 年“世界環(huán)境日”來臨之前,在北京地區(qū)各大商場普遍建立起較為方便適用的廢舊電池回收網(wǎng),希望能夠得到熱心于環(huán)保事業(yè)的企業(yè)、個人及媒體的支持與幫助。
記者:您好,藍老師。最近有不少企業(yè)、媒體和讀者紛紛與我們聯(lián)系,想要了解廢舊干電池回收與利用方面的一些情況,作為這一領域的專家,您能否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國干電池的生產、消費、回收和利用現(xiàn)狀。
藍嗣國:我國是世界上頭號干電池生產和消費大國。統(tǒng)計資料表明,1980 年我國干電池生產量就已超過美國而躍居世界第一;1998 年我國干電池生產量達到 140 億只,而同年世界干電池總產量約 300 億只。隨意丟棄干電池,不僅污染環(huán)境、危害人體健康,而且也浪費資源。以每年生產 100 億只干電池計算,全年將要消耗 15.6 萬噸鋅,22.6 萬噸二氧化錳,2080 噸銅,2.7 萬噸氯化鋅,7.9 萬噸氯化銨,4.3 萬噸碳棒。因此,實行廢舊干電池回收利用,利國利民,勢在必行。
記者:當今國內廢舊千電池處理利用方式主要有哪幾種?
藍嗣國:目前國內主要的處理方式有 4 種,人工分選、干法、濕法和干濕法。人工分選回收利用法就是將回收的廢舊干電池,先進行分類,人工分選出碳棒、銅帽、鋅皮及各種殘留物,并分別用相應的方法予以處理,這種方法簡單易行,但使用勞動力多,經(jīng)濟效益差。所謂干法,也叫煙法或火法,就是對廢舊干電池分類篩選、破碎后,再放人焙燒爐中在 600 ~ 800 度下焙燒,將排出的氣體冷凝后提取汞,再將焙燒剩余物放入回轉窯在 1100 ~ 1300 度下低燒,從煙氣中回收氧化鋅,從殘渣中回收錳和鐵。運用此法,一般冶煉廠無須增加設備和勞力,就可回收干電池中的鋅,若須進一步回收其他物質,尚須增加設備。所謂濕法,就是將干電池分類破碎后,置于侵取槽中,加入稀硫酸進行浸取,再經(jīng)過濾,從濾液中提取金屬鋅,濾渣分離出銅帽鐵皮后,再從剩余泥渣中進一步提取出錳來。此法可以利用現(xiàn)有濕法煉鋅工廠的設備和技術,對廢舊干電池進行回收利用。干濕法,就是將干法和濕法的優(yōu)點結合起來,先用焙燒的方法回收汞和部分鋅,再用浸動和電積的方法回收錳和剩余的鋅。運用此法,回收效果較好,但工序較復雜,成本也較高。
記者:國外是怎樣對廢舊干電池進行處理的?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藍嗣國:國外通常的做法是采用濕法,但比國內的處理方法多一道工序,也就是說,不僅用酸浸取、電積以提取鐵、鎘等,而且用堿中和來沉淀鋅、鎳等。此外,日本二次原料研究所采取篩選、磁選、氯化、再篩選外加三次熔煉的方法來處理廢電池。相比之下,國外的處理方法工序更多,更細致,更復雜,只有在較大的規(guī)模下才較經(jīng)濟。我國的廢舊干電池處理廠家只有不斷擴大規(guī)模,充分利用規(guī)模經(jīng)濟來降低成本,并在此基礎上大幅度提高技術水平,才能兼顧環(huán)境效益、社會效益與經(jīng)濟效益,促進廢舊干電池的有效回收與利用。
記者:據(jù)我所知,我國廢舊于電池回收率還很低,您對此如何看待?
藍嗣國:是的,以北京為例,從 1998 年 5 月到 1999 年 5 月,共收回廢舊干電池 14 噸,與全市同期消耗 3000 噸相比,微乎其微。同樣,上海市目前廢舊干電池的回收率也還不到生產總量的 1/10。低回收率直接限制了處理規(guī)模的擴大和處理技術的提高,進而嚴重阻礙了廢舊干電池回收利用的產業(yè)化進程。
記者:據(jù)了解,目前的情況是,一方面企業(yè)因擔心收集不到足夠的廢舊干電池供其處理而不愿上廢舊干電池處理項目;另一方面,關心環(huán)保的老百姓卻又抱怨說找不到方便的廢舊干電池回收地點。您認為怎樣才能解決好這一問題,從而加強我國廢舊干電池的回收利用率?
藍嗣國:關鍵是要盡快建立廢舊干電池回收體制。國家應在政策法規(guī)、科技創(chuàng)新和資金投入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扶持。制定相關的政策法規(guī),規(guī)定廢舊干電池必須回收,禁止將廢舊干電池隨意丟入生活垃圾之中;制定科學合理的干電池生產包裝標準,以簡化廢舊干電池回收后的分類;對積極參與廢舊干電池回收利用的科研單位和企業(yè)要給予政策和資金傾斜,確保投資者資本的增值和處理單位產品的優(yōu)先推廣;為廢舊干電池回收利用創(chuàng)造各種便利條件,如在公共場所設置廢舊干電池回收箱,在銷售電池時,實行抵押金制度,或采用以舊換新制度,確保廢舊干電池的回收率;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民環(huán)境意識,樹立廢舊干電池必須回收利用的觀念;干電池生產廠家也應在廢舊干電池回收利用方面做出應有的貢獻,如交納特殊行業(yè)污染稅以承擔一定的回收處理費用等。另外,各級環(huán)保部門、金融機構、科研單位和處理廠家應加強協(xié)作,加大投資力度,促進廢舊干電池再生技術的開發(fā)和產業(yè)化進程。只有充分動員一切社會力量,形成全民參與、多方出力的勢頭,才能最終推動廢舊干電池的回收、利用與開發(fā)。
記者:最近有不少讀者來信來電詢問廢舊干電池回收站點設置情況,你能否簡要地為我們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藍嗣國:目前,北京各大商場都在積極籌劃設置廢舊干電池專用回收箱,其中有一些已投入使用,一些環(huán)保組織也在積極參與。在這里,我可以向你透露一個計劃,我們準備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力爭在 2000 年“世界環(huán)境日”來臨之前,在北京地區(qū)各大商場普遍建立起較為方便適用的廢舊電池回收網(wǎng),希望能夠得到熱心于環(huán)保事業(yè)的企業(yè)、個人及媒體的支持與幫助。
更多>同類鋰電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