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的核心部件是電池,電池的性能和成本是電動車最核心的市場競爭力。
2017年4月17日,英國基準礦業(yè)情報(收集價格數據和評估鋰電池行業(yè)供應鏈公司的機構)總經理西蒙 摩爾斯在接受BBC采訪時認為,中國鋰電池行業(yè)正成為世界第一。中國正在出現的超大型的鋰電池工廠,讓電池大部分新產能集中在中國。中國鋰電池產能在2020年將占全世界的62%。
摩爾斯強調,市場電動汽車需求增加、中國政府的產業(yè)政策促進了鋰電池市場的發(fā)展。
豐田、大眾等大廠紛紛表態(tài),要在2020年量產電動車。德國政府也表態(tài),2020年電動車銷量達百萬輛。
隨著新能源車產業(yè)鏈的逐步成型,中央政府開始啟動補貼退坡政策,計劃2017年至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較2016年下降20%,2019年至2020年下降40%,2020年以后補貼政策退出,長達十幾年的中國的新能源戰(zhàn)略面臨終極大考。國內外的這一系列壓力的重壓之下,也意味著新能源車產業(yè)要出現劇烈震蕩,這個行業(yè)的現狀和未來將會如何?為此,澎湃新聞近期采訪了杉杉能源董事長李智華。杉杉能源是全球最大的電池正極材料供應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