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特斯拉電池廠要看松下氣色?


特斯拉計劃出資50億美元興修超級鋰電池工廠引發(fā)很大的重視,這個超級電池工廠會對電動車市場發(fā)生啥影響?有剖析又說特斯拉的這個項目或會由于松下的退出而告終。為何松下是否參加該項目的影響如此之大?
特斯拉作為一家電動車先鋒企業(yè),能在汽車市場和資本市場遭到巨大的追捧,最主要的原因是對電池辦理技術的推翻和再造,初步處理了續(xù)航、本錢和安全的難題。
因而,電池供給關于特斯拉的進一步開展有決議性的效果。
特斯拉的電池奧妙
此前電動車的主流技術道路是將單節(jié)鋰電池的容量做大,但由于太依靠技術原理性的突破,因而發(fā)展并不抱負。
特斯拉的電池辦理體系則是用分層次辦理的方法讓電池組發(fā)揮出能量,并確保了安全性。例如,特斯拉Model S選用6831節(jié)松下18650鋰電池,可供給85千瓦時的電量,確保了其400公里的續(xù)航路程。
也就是說,特斯拉本身處理的主要是電池辦理環(huán)節(jié),電池本身特斯拉必須依靠外部合作伙伴。
特斯拉對松下的依靠
松下正是特斯拉多年來最堅固并且是專一的合作伙伴。兩邊合作開發(fā)的電池組號稱在同類產品中擁有最高的能量密度和最優(yōu)的電芯功能。
早在2011年,松下就與特斯拉打開合作。2013年10月,兩邊又簽署了為期四年的鋰離子電池供給合同。松下將在2017年前向特斯拉供給20億節(jié)鋰電池,價值高達70億美元。相比之下,曩昔兩年松下為特斯拉的鋰電池供給量為2億節(jié)。
但這些仍然遠遠不夠。依據特斯拉在2月底發(fā)布的規(guī)劃,其在2020年要生產50萬輛車。要進一步下降整車本錢并擴展銷量,讓特斯拉的Model 系列能走入尋常百姓家,超級電池工廠的建造就顯得十分有必要并且緊迫。
特斯拉超級電池工廠的軟肋
如前文所述,特斯拉超級電池工廠的條件是“每年賣掉50萬輛電動汽車”,不然無法“消化”該電池工廠的產能。但2013年特斯拉僅售出2.2萬輛電動車,本年的預期出貨量也只要3.5萬輛,距離50萬輛的方針還很遠。
資金軟肋:
高達50億美元的投入靠特斯拉現在的實力遠遠不夠,依據此前官方發(fā)布的信息,特斯拉計劃投入20億美元,松劣等合作伙伴供給其余部分的資金。特斯拉還將為此發(fā)行16億美元可轉換債券。
松下的猶疑:
到現在為止,松下仍然沒有做出出資超級電池工廠的決議,由于這將會添加公司的出資危險。究竟,松下剛剛從持續(xù)兩年多的虧本泥潭里走出來。
因而,特斯拉超級電池工廠計劃確實鼓舞人心,但首先要做的是壓服合作伙伴一同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