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問頂電池”的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縮短極耳長度,改變其與轉接片的連接方式,采用一體化焊接技術,使得電芯內部結構實現了一體化的連接,把原有的頂部空間由15mm縮減到了8mm,使電芯內部空間利用率有效提升7%以上。
從電池內部結構來看,電池卷芯的頂部和蓋板的下底面已經非常接近,這也是瑞浦蘭鈞將其命名為“問頂電池”的原因之一。
業(yè)界專家指出,從方形電芯極耳結構技術迭代的趨勢來看,通過問頂技術將極耳重新“立起來”,電池內部的頂端空間由現在的15mm縮減到8mm,是一個巨大的技術進步,該技術的誕生將對電池結構產生深遠影響。瑞浦蘭鈞董事長曹輝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判斷,隨著該技術的突破,未來三到五年內,預計會有更多企業(yè)加入這一技術陣營。
據電池中國了解,“問頂”技術創(chuàng)新是基于電芯結構和電化學體系的多重創(chuàng)新融合。基于該技術,電池具備高能量密度、高安全、高容量、超快充,以及作為平臺技術,可廣泛應用于動力和儲能領域。
今年10月,問頂320Ah儲能電池正式量產,率先開啟了大容量儲能電芯規(guī)?;瘧脮r代。
多個機構公布的實測數據顯示,問頂320Ah儲能電池實際容量達到335Ah,電芯實際帶電量達到1070Wh,循環(huán)壽命超10000次,能量效率達95.4%。
在動力電池方面,得益于問頂技術賦能,同尺寸的方形磷酸鐵鋰電池,電池容量提升11%,體積利用率提升7%,循環(huán)壽命3000次+,具備4C超快充能力,續(xù)航里程達到700km。
事實上,得益于在“問頂”技術上的突破和全面的專利布局,瑞浦蘭鈞在電池產品性能、成本等競爭維度已經實現領跑,公司已經確定在動力、儲能電池產品上實現全部“問頂化”革新。
在動力產品上,目前瑞浦蘭鈞已推出158Ah、200Ah動力電池,以及問頂R300、R600長電芯;
在儲能產品上,瑞浦蘭鈞推出了問頂320Ah、345Ah儲能電池。其中,瑞浦蘭鈞問頂345Ah儲能電芯實際容量超350Ah,實際帶電量達到1.12 kWh,能量效率達96.2%,實現10000周長循環(huán)壽命和20年日歷壽命。
憑借技術創(chuàng)新和產品競爭力,瑞浦蘭鈞已經深得國內外多家主流動力、儲能客戶認可和青睞。據電池中國了解,目前瑞浦蘭鈞已經在溫州、嘉善、柳州(與上汽合資)、佛山、重慶等地布局建設多個大型動力&儲能電池項目基地,完成在中國東南、華南和西南的布局。
公開信息顯示,此次登陸港交所,瑞浦蘭鈞全球發(fā)售1.16億股,上市募資凈額為20.13億港元。所募集資金主要用于擴大公司產能,部分計劃投入研發(fā)和營運資金等用途。
根據瑞浦蘭鈞規(guī)劃,公司計劃到2025年實現150GWh動力&儲能電池產能建設。同時,為滿足海外儲能、整車客戶電池需求,公司擬在東南亞、歐洲,以及北美規(guī)劃動力&儲能電池項目,計劃到2030年實現電池產能300GWh+的建設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