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為35萬輛左右,相當于中國汽車市場當年規(guī)模的1.3%。王傳福稱:“很多新生事物的發(fā)展像平板電視代替顯像管電視、數碼代替膠卷,達到1%的份額需要10年甚至更長時間,但是到了1%就認為拐點已經出現?!?
基于以上判斷,王傳福認為中國新能源汽車未來還將保持10年高速增長,至2020年新能源市場份額可達10%,2025年則可達30%,即新能源汽車每年產銷量達到750萬輛。
“我相信在2020年公共交通會實現全面的電動化,2025年物流車應該可以實現全面電動化。”王傳福說。
這一樂觀態(tài)度需要面臨政策強刺激退出風險。從今年年初新能源汽車騙補核查開始,政策層面已有收縮傾向。各方已有充分預期,即國家財政補貼從2017年開始將大比例退坡,至2020年完全取消補貼。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提醒:“政府補貼情況下的電動汽車市場表現,并未反映市場的真實情況。政府補貼一旦撤火,它還會回到原點。企業(yè)不要被強刺激下的超高速增長所誤導?!彼谕徽搲罗o時發(fā)表以上觀點。
陳清泰認為:在產業(yè)導入期,政策強刺激可以較快啟動市場,但也容易導致過度投資,出現“追逐補貼、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的現象。他舉例稱,超高速增長使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鏈繃得非常緊,碳酸鋰已經從2015年的每噸4.3萬元上漲到今年5月的16萬-17萬元每噸。
因此陳清泰建議:“為防止政府補貼退出之后又回到燃油車時代的原點,新能源汽車當前應適度降低增長速度,加大研發(fā)投入,下大功夫抓質量,踏踏實實地解決暴露出的問題?!?